凯里景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凯里旅游地图 景点地图图片 凯里景点

凯里景点

2024-07-12 09: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凯里   

        凯里市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位于黔东南西部,全市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人口40多万,其中苗族人口占75%以上。凯里设置已有500年历史,1951年1月设凯里苗族自治区,1956年7月设县并确立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1983年8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凯里是一个仅有0.3平方公里的小镇,经过近50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城区面积达88平方公里、拥有电子、纺织、造纸、冶金、化工、制药等数十个工业门类的新兴工业城市。在凯里这块土地上,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节日众多,较大的传统民族节日集会多达1.55个,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主要的传统节日有苗年、爬坡节、吃新节、姊妹节、六月六、牯藏节、芦笙会等,节日集会人数多达五、六万人。民族工艺以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银饰品最为著名。别具一格的金银线、栏杆花边、绫罗绸缎及各种银首饰久负盛名。民族歌舞极富特色。有苗族古歌、飞歌、大歌、酒歌、情歌、叙事歌等;有苗族芦笙舞、木鼓舞、板凳舞等。城区旅游景点有魁星阁,建于清代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登上阁顶可鸟瞰凯里全城,是宾客游览之胜景。乘船游览美丽的清水江,可欣赏沿途秀丽如画的苗寨风韵,领略浓郁的民族风情。风味小吃有:酸汤鸡鱼、麻辣烫、凉拌折耳根等上百种。酸汤鱼是凯里市的民间风味佳肴,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由凯里向南可饱览历史悠久、风情独特、热闹非凡的甘囊香芦笙堂,领略建筑独特的苗族山寨曼洞、情郎等地的民族风情,观赏下司民族龙舟赛;往北有麻塘别具一格的民族芦笙舞蹈,奇异独特的石林,千姿百态,诗情画意的鱼洞溶洞,风光优美的江口三峡.还可以观赏旁海苗族芦笙会、水寨和苗族花桥等等;向东可游览巴拉河风光,寻访著名的苗族起义军首领张秀眉、杨大陆的故乡,游览苗族风情旅游点——南花苗寨;向西可游览“黔阳第一山”香炉山,这里每年都举办苗族最大的爬坡节。从平良乘船沿重安江顺流而下,可游览“平良十里古峡”的奇特美景。体验“三十三浪”飞流直下的惊涛骇浪之风韵,观赏著名的重安江铁索桥等风景名胜。        风格独特的苗族吊脚楼,浓郁的民族风情,秀丽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四季如春的气候,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使凯里成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的中心。

        凯里民族节日瑰丽多姿、丰富多彩。素有“百节之乡”的美誉,据有关部门统计,这里的民族节日多达135个。在全市13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每10平方公里就有一个民族节日集会点,居全国之首。        凯里以其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被确立为贵州东线民族风情旅游中心,居住在这里的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璀灿的民族传统文化,这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节日文化应运而生。“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小节天天有,大节三六九”,就是这个“百节之乡”的真实写照。        凯里主要的传统节日有芦笙会、苗年、吃新节、爬坡节、姊妹节、木鼓节、斗牛节、牯藏节等,在节日期间,主要开展跳芦笙、斗牛、赛马、吹芒筒、跳木鼓、踩铜鼓、对歌、斗鸟等活动,节日参与者少则近千,多则上万,甚至数万。每逢节日,常常是人山人海,舞姿翩翩,笙歌阵阵,热闹非凡,形成了歌舞的海洋。        凯里位于清水江畔,少数民族村寨散落在四周,其中苗族人口占了半数以上。因此凯里也是我国不多见的以苗族为主的城市。 凯里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境内有瑶林仙境般的渔洞溶洞,有充满神话传奇色彩的香炉山,有如诗如画的清水江,还有数不清的苗族村寨。 另外,黔东南州还有雷山、榕江、黎平和从江等几个少数民族风情颇为原始古朴的县。除了雷山县以苗族居多,其余三县都以侗族为主,以侗寨为其特色。花桥和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看到它们,你便知道自己来到了侗寨。

        凯里市位于贵州东部,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东西长51.7公里,南北宽44.3公里,总面积1306平方公里。市内有苗、汉、侗等民族。是一个以电子、轻纺、建材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现为国家乙类对外开放地区。

        凯里市居住着苗、汉、侗、仫佬、畲、布依、水、彝、壮、瑶、满、回、蒙古、景颇、佤、黎、东乡、纳西、仡佬、京、朝鲜、土家、白、傣、藏、拉祜、维吾尔等民族和革家、西家等待定民族。

        除有内容丰富、格调古朴、风貌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物古迹外,自然风光主要有香炉山、金泉湖和一批景观独特的溶洞。还有各种大小民族节日集会点136个,有“百节之乡”之称。自1985年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客。        “抢花炮”是壮族、侗族广泛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在贵州、湖南、广西一带比较流行。每年春节或者其他重大节庆,黎平、从江等地的侗族群众便会穿上节日的盛装,按照传统习惯,以村寨为单位进行抢花炮比赛。        比赛场上,队员们你争我抢,用传递、掩护、假动作、奔跑等方法,力图把用红绿布缠绕的花炮放进对方花篮内。花炮分为头炮、二炮、三炮。据侗族老人传说,抢得头炮象征“吉祥如意”,抢得二炮象征“风调雨顺”,抢得三炮象征“五谷丰登”。        “抢花炮”具有强烈的对抗性,攻防转换快,既要有个人突破,又要有整体的配合。因此被誉为“东方橄榄球”。

 

香炉山

        “世界最大香炉”——“黔阳第一山”——香炉山。        一位外国朋友说过:“到了北京,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凯里,不到香炉山心不甘!”这好象代表大家说的香炉山,海拔1233米,位于凯里城西9公里,因形如香炉而得名,历代文人为此写了许许多多诗篇,歌颂香炉山。明代南京工部尚书孙应鳌、知州汪良、周瑛、巡抚杨春芳、诗人张守让、清平佥都御使李右、清代清平县知县刘樵、诗人张时杰、孙录等都写过不少诗词赞美香炉山。孙录的(香炉峰):“惜哉此名胜,置之不得所,若便列中原,方岳难为伍!”意识是说,可惜香炉山生在西南丛山峻岭之中,若是在中原,那三山五岳也是不可比的。         民国初年,炉山县(现凯里市)首任县长张宝书在(清平十景》诗的(炉峰烟雨)中写道: “烟雨迷离不见峰,炉山隐约凯城东。若有若无洵难画,叠叠楼台锁半空。”这是对香炉山的真实写照。香炉山四周的屏海拔都在五百米以下,唯它海拔一千二百多米,显得拔地而起、突兀屹立,险峻巍峨。古有“壁立万仞,若戈铤相向”的“黔阳第一山”,当今被人们誉为“世界最大的香炉”。现在我们从虎庄的高埂寨登山,穿过中堂寨,塘坊寨,抵达二屯岩。在险峻陡壁的石极小路边,有一块光绪年间的“黔阳第一山”石碑,读罢碑文,便略知古老香炉山的名胜风光,更增添无限的游兴。再攀登险要的石级,过了“一保障”石墙石门,到达长流不断的“奶泉井”。奶泉井如一位慈母的两只乳头,“乳汁”顺着两条深深的石缝汩汩地往下流,可为游人解渴。“奶泉井”有个古老的传说:古时,玉帝的小女儿阿碧与苗家后生阿补在香炉山顶游方(谈恋爱)成婚后,生下小女儿阿彩。因阿碧急返天廷向父王朝拜,心急脚重,踩倒了六层香炉山。由九层金玉石垒成的香炉山,便只剩下今天的三层了。闯下大祸触犯天规,阿碧被关进了天牢,阿补被罚变成香炉。一仙姑可怜孤女阿彩,变成了这口奶井,让阿彩靠吃奶泉水长大。各位不妨喝几口奶泉水:清凉甘冽,沁人肺腑,这水可保证你心想事成哩!        我们向上攀登,便是“壁立千仞”的第三层空中“凌云台”。如今的凌云台,过去为“苗王洞”。该洞中原有一根大石笋即石柱,熠熠生辉。据说承苗王瑞气。故苗族农民起义,均以此洞作指挥所。为纪念中华民族三大始祖之一的蚩尤,以蚩尤“战神”鼓舞士气,明代正德十一年(1516),香炉山车碗寨苗族英雄阿榜,领导苗族农民起义,将此洞命为“苗王洞”,作为指挥所,并把蚩尤像挂在石笋上。清咸丰年间,台江的苗族英雄张秀眉,领导贵州苗族农民起义,也以“苗王洞”作为指挥中心,以蚩尤精神鼓舞士气,坚持反清18年之久。起义军失败后,清军将苗军杀尽,火烧二屯山寨,破坏了苗王洞。清代光绪7年(1881),道人与和尚重上香炉山,在洞中塑了观音像,苗王洞改成了凌云台。走下“凌云台”,爬上七八十度陡的石级,传说这九十九屯石梯是古时苗家后生阿星带头修砌的哩!当年,天王七女儿阿碧与阿补的爱情结晶,生下女儿小阿彩,她喝奶泉水长大后,因为仙凡结合,上不了天,下不了山,只好在山顶上,用飞歌呼唤山下苗家后生上香炉山顶游方恋爱,并许愿:“哪个小伙先上山顶,就嫁给谁为妻。”结果,档高苗寨的小伙阿星,带领九九八十一个小伙,开山砌道,共修了九九八十一天,把九十九屯梯修到山顶,阿彩终于嫁给了阿星为妻,过上了幸福美满生活。穿过“一线天”,展现在眼前的是玉皇阁遗址。南天门至平丘阁,约二十度坡的山地上,除松木林外,还有一片茶山。这就是古今有名的香炉山“云雾茶”产地。因常年云雾缭绕、茶叶别具风味,明代时便作为贡茶上贡朝庭。1952年9月,凯里各族人民曾派民族代表捎上“云雾茶”到北京献给领袖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表示各族人民的一片深情厚意。        从玉皇阁穿过一片平地,登上东北端最高顶峰——香炉石。这便是当年玉皇大帝罚阿补变成的石香炉哩。举目远眺,群山拱卫,如千军万马奔腾。山下蜿蜒的凯(里)炉 (山)公路,穿过山谷的湘黔铁路,滔滔奔流的清水江尽收眼底。远眺苗岭新都凯里新城若隐若现,象一个个圆型大大小小的苗族村庄,更是让思绪万千!山下有一个簸箕寨,往南的丹寨县有个簸箕寨,往北,凯里市的旁海镇有也一个簸箕寨,为何呢?传说古时,香炉山苗寨有个小后生,九岁还不会讲话。一天,他突然开口要别人卖的红鲤鱼,并从鱼腹中取出一把宝剑,用这把剑,将进攻香炉山苗寨的官军、强盗杀得落荒而逃,保证了一方安宁。由于后生的宝剑一挥能战胜千军万马,震惊了朝廷。朝廷只好派一美女打人苗寨,后生不知是计,娶了美女为妻。美女探出后生将宝剑藏于屋梁上,趁其不在家时,用狗血淋了宝剑,使其失去了灵气。宝剑失灵,被官军闻讯追赶到这里,后生已无路可走了。山下的簸箕寨寨老将簸箕往上抛,后生接到簸箕,往两支肌窝一挟,变成两支翅膀,飞上九重天。他飞出脱险后,将簸箕一丢,一个飞往南面,落在丹寨县境内,一个落在北面的旁海镇,南北簸箕因此得名。  

 

白果井侗家寨            凯里侗家寨(白果井侗家寨)位于凯里市郊320国道旁,距凯里市中心仅4公里,是集住宿,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旅游亮点。侗寨里,座座鼓楼如闪亮的星星洒落在群山之中。她质朴、古老、独特,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智慧交融在一块会呈现出一幅如此完美的画卷!

        侗家寨依山傍水而建。寨子里拥有普通间、标准间以及豪华套房,还有侗族文化色彩浓郁的餐饮和豪华包房,可一次性容纳500-600人就餐。土酒土菜、土歌土舞是您旅游、度假、休闲、过年的好去处。。。。。。

        黔东南东线旅游门户首站------白果井侗寨,坐落于世界十大“返濮归真,回归自然”旅游胜地黔东南州州府所在地凯里市郊320国道旁(九寨村 白果井),距市中心仅4公里,旅游专线车均可直达景区,交通极为便捷。是一座弘扬侗族文化及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旅游村寨。

        侗寨占地面积37800平方米。侗族建筑2680平方米,水域近20000平方米,整个村庄依山傍水而建。景区始终坚持以“展示侗族风情,弘扬侗族文化”为宗旨。正是秉承这一理念,侗寨是天天欢歌,夜夜篝火。你看----寨门口姑娘、小伙子又在拦路唱敬酒歌了,就连水塘边的水车也吱吱呀呀地唱歌迎接您的到来。吊脚楼旁您还可以亲身体验和姑娘、小伙子一起舂瘪米,打年粑的乐趣!风雨桥上等您来对唱情歌,压轴戏还是鼓楼前60多位侗家阿哥、阿妹为您倾情演绎的一台以侗族为主的歌舞节目。听----那曲曲天籁般的侗族大歌正诉说着古老的历史,唱起踩堂歌一起跳“多也”,手拉手、心连心那是拉近地球经纬间的距离!

 

 

 

 

跛脚苗寨        娘子们吹响芦笙做糍粑        吹芦笙看起来好像是男人们的活儿,可在坝固跛脚苗寨,女子们也把芦笙吹得震天响。        坝固跛脚苗寨坐落在半山腰,车子转了十弯九道沟才到了寨门口。同样,寨子的男人们放响了欢迎客人的土炮,姑娘们手捧米酒站在寨门口。最有趣的是这个寨子里的女子们也吹芦笙,一招一式,一点也不比男人差。我们跟在迎接的队伍后面,来到了寨子里的打谷场。打谷场上,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合着鼓点跳起欢快的舞蹈,绚丽的服饰,优美的舞姿,让大家目不暇接,赞不绝口。

        歌舞过后,打谷场中央摆上了一个大木槽,一位苗族大嫂将一锅热气腾腾的糯米饭倒进了槽子里。一时间,寨子里的娘子们轮番挥动木槌使劲砸进木槽。不大一会儿,糯米饭成了饭泥,娘子们拿出来捏成长条,再蘸上香香的芝麻糖粉,香甜可口的糍粑就做成了。在我们一个个大口大口地尽情品尝糍粑之时,女子们将场上气氛推向高潮。她们趁人不注意竟向客人们的脸上抹红,一时间,打谷场上乱成一团,客人们纷纷出“逃”,但各个路口全部有人把守,根本“逃”不出去。

 

车江侗寨        姑娘们纺纱织布唱情歌        车出榕江县城向东,过榕江大桥不久,便来到了车江侗寨。进得寨门是一个新建的鼓楼,雕梁画栋很漂亮也很壮观,但却少了原始古朴的味道。鼓楼是侗寨的标志,只有侗寨才有鼓楼,有了鼓楼才算侗寨。侗家人聚居的每一个村寨都要有江水、鼓楼和榕树。鼓楼像塔一样有很多层,下大上小,最上面是平的鼓面,一旦遇有事情,只要鼓声一响,所有的侗家村民就会迅速而至。

        都柳江的水缓缓地从车江侗寨村前流过,沿江边有很多古榕树,大的要几个大人才合围过来,小的也有轿车轮胎那样粗。江边有侗家人在石板上洗衣服,江里有小木船不时慢慢划过,还有耐不住炎热的人干脆就跳到水里去游泳。江边卵石墁街,石梯连接。村头的榕树下摆放着织布机,姑娘们一边纺纱织布,一边唱着动听的侗族小曲,这算是侗族人迎接客人的最好方式。我们纷纷拿起相机拍照。与姑娘们聊天,她们说身上的衣服都是自己织的布,自己绣的花。我们无不感慨,侗族姑娘的手好巧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